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艺术新闻文献交流艺术家展览展会视频中心润例行情专题报道艺购中心
当前位置: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艺术家艺术档案

博我新知光故国 传他旧学振家邦——记夏威夷大学教授、中国文学博士第一人罗锦堂先生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王长华  来源:西北翰墨网  发布时间:2015-07-20 11:01:09
\

罗锦堂先生著《明代剧作家研究》

在日本京都大学期间,他才知道,在日本学界有一支庞大的中国文化研究队伍,其力量之强和成果之丰硕,保存资料之齐全,令他大吃一惊!啊!泱泱中华大国,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亘古无双的灿烂文化,又为写书作典首创了印刷术这样优越的条件,竟未完整保存和继承发扬自己的文明。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愧对祖先。我们究竟创造了什么?还要继续做些什么?有多少人清楚?有多少人过问?如今还得到异国来求教,借资料,找答案。有些人在哈佛大学参加汉学研讨会,与会学者排出了100名世界有名的汉学家,其中80位是日本学者,其他20名分散在世界各地!唉,惭愧啊!从此他更加兢兢业业了,决心在这丰厚的资料中去寻找被国人遗忘和冷落的宝藏。一天,他在日本东京大学附近的书市中发现日本人写的《明代剧作家研究》一书,一口气读完,觉得观点新颖,史料翔实,许多引说的材料也是国人不知的秘籍。作者八木泽元,二十年前因读汤临川的《牡丹亭》而引发了对中国明代戏剧之兴趣,历二十年艰苦研究,积劳成疾,在病痛的挣扎中写成,并以此成果获得京都大学博士学位。出于对作者的敬佩和该书的学术成就,罗氏决定将它介绍给国人,不必为人家已解决了的问题再劳神了。计划半年译成,但动笔后问题来了,为一个字要推敲几天,为一句话到处查书而不获,弄得精疲力竭。几次想放弃,但又想一个日本人,为此含辛茹苦,奋斗几十年,自己如功败垂成,问心有愧。于是,又鼓起劲来译了下去。为弄清书中无名氏作者,他向世界各著名大学的图书馆写信询问才能解决。两年后,终于译成出版。从此,罗锦堂的研究也由毎士(学士、硕士、博士)一果,进入“一年一果”的高产期。

在香港大学期间,港大活跃的学术空气,丰富的资料,优越的生活环境,为治学创造了良好条件。他常常捧书凝思,任灵魂在浩淼的古典文学中遨游。或纵身杂剧、传奇中观赏民族文化之璀璨,或跃上戏台与先人齐吟共舞。那《西厢记》里的“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浪漫幽会;窦娥刑场上撕心裂肺的含冤莫伸;牡丹亭下之奇丽哀婉,是陶醉,是呼唤,时时撞击着他的灵感,要一写为快。五年内,他又完成了五部专著:《北曲小令谱》、《南曲小令谱》、《明代剧作家考略》、《中国戏曲总目汇编》、《散曲小令选》。在古典文学艺术研究学者中如此高产者实在少有。

1964年,他得知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基金会(八国联军侵华后中国给美国的庚子赔款)有钱可申请。于是,通过力争,获得一笔经费。他历时一百多天,遍访了美、英、法、德、意、荷、韩、日8国的30所著名大学和国立图书馆,将各国收藏的中国古典戏曲保存状况、目录和研究成果等作了调查和登记,写出了《中国戏曲总目汇编》一书,成为各国家图书馆和著名大学必备的参考资料。

1990年,罗锦堂应邀出席中国古代古文学研讨会,写成的《从宋元南戏说到明代的传奇》被中国大陆作为《宋元南戏木刻本》一书的序言发表。《高祖回乡笺证》是应清华大学学报编辑之请写成的,另《非衣梦与绯衣梦》是为出席关汉卿国际研讨会而作,这类成果约二十多篇。

1966年,罗锦堂利用一年的假期,应邀到夏威夷大学主讲《中国古代戏剧》、《中国文学史》、《中国小说》等课,反映甚佳。校方请他留下。同时,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汉堡大学也在聘他。比较之后,只有夏威夷大学同意他坚持用汉语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的主张,加之夏威夷大学条件较好,这里四季如春,风景如画,便就此扎下根来。

\

罗锦堂先生著《中国古代文学》

在夏威夷大学三十年间,罗锦堂先后完成了《古代中国文学史》、《元人小令分类选注》和《英译元人小令百首》,以及大量的学术论文。其中学术价值最高、社会反映最好,又最能代表罗的学术水平的,则是近五十万字的《锦堂论曲》。

著名元曲专家郑骞先生在本书的序中写道:“予尝谓戏曲写作为我国古典文学较弱之一环,而戏曲研究则为治文学史者新辟之研究领域。正因前人为之者少,故后人可耕之园地甚多。锦堂酷嗜词曲,钻研不辍,至今二十余年,其寝馈于斯者不可谓不久。有积于中,必发于外。此二十八篇蓋即锦堂多年蕴蓄之发于外者。君正在盛年,复禀勤敏之姿,踏实着力,来日方长,则此论曲一集,谓之为‘云程始轫’,亦未尝不可也。”

广州南华工商学院教授牛先民先生评价说:“如果说,他早年的部分著作和译著是在倾听祖先的脚步声,那么《锦堂论曲》则是在同祖先对话,为祖先说话了。这本洋洋洒洒的大作,古今中西,涉猎之广,观点见解之独特,学术和知识性相揉之妙,文字之飘逸流畅,均为学术界所推崇。”

现略举书中观点,以求管中能够窥豹。

在《中国人的戏剧观》里,罗锦堂用一副联语来总结人生和戏剧的关系:

人生如戏剧,或君臣,或父子,或夫妇,或朋友,仔细看来,无非生旦净丑;

戏剧如人生,有贵贱,有荣辱,有喜怒,有哀乐,曲折演出,不外离合悲欢。

据此,他认为,“中国人的戏剧观”,也就是中国人的人生观。

在《元人杂剧论略》中,罗锦堂提出了元杂剧兴盛的原因有四:文体本身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废除,社会环境的需要,民族压迫的刺激。

在《元人杂剧之分类》中,他将凌乱的现存元人杂剧归纳成历史剧、社会剧、家庭剧、恋爱剧、风情剧、仕隐剧、道释剧和神怪剧等八大类。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价值判断。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2015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 国际艺术文献译换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域名:www.artmmm.net www.artmmm.cn www.artmmm.com.cn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东街仁和古玩城邮编:100050
电话:010-52830979 010-52830576 邮箱:artmmm@126.com NO.1@artmmm.com.cn QQ:859310482
信息产业部备案:京ICP备13029211号

页面执行时间:5,546.875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