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艺术新闻文献交流艺术家展览展会视频中心润例行情专题报道艺购中心
当前位置: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艺术家学术交流

回顾与思考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张克让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4-11-30 17:17:26

    河南、河北两地,水彩画处于长期平稳发展阶段。

    从我国水彩画发展的历史看,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院校,榜样的力量是相当关键的。“名师出高徒”,前辈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下一代;如京、沪、宁、杭地区,广东以及天津、山东、湖南、湖北、福建、四川、东北三省与前辈水彩画家的影响、带动是密不可分的。90年代以后各地又出现了一批年轻的学术带头人,如:湖北的刘寿祥;山东的陶世虎;吉林的高殿才;广东的黄增炎、叶献民;黑龙江的赵云龙;北京的蒋智南;辽宁的白崇禄、黄亚奇、高志华;浙江的周刚、蒋跃;江西的刘昌明;广西的蔡道东;重庆的刘明明、汪业强;上海的王洪、平龙、刘亚平;深圳的张小刚(原在湖南)等。

    他们在继承前辈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中外水彩画的创作经验和技法,吸收姊妹艺术,并融会到自己的水彩画创作中,使水彩画的面貌大为改观,更上一层楼。

    中国水彩人物画,一直是我国水彩画中的一个弱项,我们的前辈也没能留下宝贵的人物画创作经验和出色的作品,我们只能从月份牌、年画中看到一点水彩人物的影子。五、六十年代也曾有人尝试水彩人物画的写生和创作,未能形成气候。直到80年代以后,才出现了一批有志改变中国水彩画小品面貌的画家;如:黄铁山、陈秀娥、关维兴等,开始探索水彩人物画创作,并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作品,如:“金色伴晚秋”、“昔日农奴”、“老农”、“儿时的歌”等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关维兴凭借自己扎实的素描基础和油画功底,从80年代开始转向水彩人物画的探索,一直勤奋耕耘20年。他丰富的军旅生活经历,边疆少数民族多彩的生活风情和动人的形象,为关维兴提供了迷人的创作素材。1998年10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关维兴水彩人物画展”轰动了京城美术界,并引起中外人士的重视,使我国的水彩人物画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向水彩人物画禁区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带动了一批专攻水彩人物画创作的年轻人,其中有:广东的业献民、李凯煌,浙江的周刚、林绍灵、蒋跃,天津的陈九如,上海的王洪,湖北的陈国庆,山东的王绍波等人。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在“第九届全国美展水彩、粉画展”水彩画作为一个独立画种,于1999年9月28日在南京美术馆隆重展出。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水彩画展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展出作品500件,尺寸空前,最大画面尺寸1 8米以上,画框之豪华,展出效果与参观人数均系空前,这是对我国水彩画发展20年来一次总体性的大检阅。在此之后于广州举办的“第五届全国水彩画展”,在上海举办的“第六届全国水彩画展”以及2004年在汕头举办的“第十届全国美展水彩(粉)画展”再次确立了水彩画的独立地位。成为我国的大画种之一。我们已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与其他兄弟画种相比较仍有明显的差距,我们必须冷静下来进行认真的思考。

    目前在水彩画中,某些作品是对生活的临摹,而不是艺术家从现实感受中加以提炼的结果,因而缺乏生命力和感染力。在技术表现上缺乏艺术处理,只会死扣硬磨缺少灵气。中国画创作中的“写意”二字是非常具有辩证关系的,“写”就是对照生活中的人与物加以真实的写照,是非常“具象”的,“意”就是艺术家通过生活中的感受对人与物加以艺术上的加工、提炼,并用生动、概括乃至抽象的语言表达出来,它是内容与技法的巧妙结合,而我们的某些作品只局限在“写”上而缺乏对“意”的加工。这使得某些作品只是彩色照片的复制,缺乏感染力,长期下去将导至创作上的僵化。

    重“意”才能发挥个人的创作精神,增强作品的艺术含量,画出水彩画的灵气。真正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格局。重“意”就要加强水彩画家的全面艺术修养,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画外功”。

    水彩这个画种之所以被人喜爱,就如主妇逛早市,对新鲜蔬菜、水果、鲜花那样,既水灵又新鲜的感受。这就要求水彩画必须要有“水”与“色”这两种含义,缺一不可。

    可是我们的某些作品虽也轻松、飘洒、有水淋淋的感觉,但一片苍白缺乏质感和量感,更无色彩可言。有些作品浓墨扎染,一片灰暗、更无形象的色彩可言。

    有的作品虽五彩缤纷、鲜艳夺目,但缺乏形体塑造(指具象作品)好似一堆脱骨的五花肉。有的作品虽刻画细腻深入,如同画素描而显得缺乏色彩效果。以上情况都是当前水彩画创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很好的解决。

 

责任编辑:麦穗儿

上一页  [1] [2]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文章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2015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 国际艺术文献译换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域名:www.artmmm.net www.artmmm.cn www.artmmm.com.cn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东街仁和古玩城邮编:100050
电话:010-52830979 010-52830576 邮箱:artmmm@126.com NO.1@artmmm.com.cn QQ:859310482
信息产业部备案:京ICP备13029211号

页面执行时间:8,732.422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