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艺术新闻文献交流艺术家展览展会视频中心润例行情专题报道艺购中心
当前位置: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文献交流访谈事件访谈

张羽对话策展人何慕文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14-11-17 16:18:56

  何:是的,Ink Art,是水墨艺术,而不是水墨画。

  张:另外,我想交流一个被忽略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我对中国传统水墨媒介的一个新的思考和认识。它关联着水墨及当代艺术的深入探讨,而不只是拓宽水墨关系的外延。

  何:我很想听听。

  张:2010年您来我工作室时曾简单的谈过,这两年,特别是去年,我对水墨中的水有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思考。我认为,水,远远大于墨。水,是水墨的核心。关键的是,水可以在水墨的立场上直接转换为一种表达。水在其中可以成为一种方法,更重要的是这个通过水法而转换的呈现既是水墨艺术,也是当代艺术。更有意思的是它可以重新诠释墨分五色、气韵生动。

  在中国有很多人在意水墨或水墨画的底线,这个底线就是通过毛笔而完成的绘画。同样水墨媒介的物质属性的水墨表达也有底线,这个底线就是使用水墨媒介而完成的表达。

  就水墨的关系来讲,水墨,水墨画,水墨文化。您策的这个展览给出的是第三个线索,与水墨文化有关的当代艺术呈现。

  以上两个线索的第一个线索是一种发展的状态,但这两个线索都不在这个展览的思考之内。我很想听听您的思考和想法?

  何:您这是要问我对这个水墨本身转换为当代艺术的状态,对水和墨和画的思考。您对水墨的水的思考非常有意义,这是一种与水墨画的对话方式,非常有意思。

  而我对水墨画与水墨这个问题,authentic,尤其有那么多很有名的水墨画,我很喜欢与水墨画的对话。这一次,我与水墨画的对话的根本问题说的是关系。

  用传统的笔墨或者是水墨画,这个立场跟我们西方是两回事。我的问题不是中国画的问题,而是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在西方的不同方向。站在西方的立场上,把东方,亚洲,特别是中国与西方最大的差别在那里?如果说“水墨”是墨画,这个墨在西方也有人做过,例如:马哲威尔,但不同。在中国有笔,也有墨,我觉得西方人必须明白这一点。西方的历史,为什么是油画,而不是水墨画。这次的中国在西方,有的是用水墨,有的是用video影像,但重要的还是跟传统的关系。

  张:我非常清楚这一点,大都会这次的水墨展Ink Art。“水墨”就只是一个概念,一个与传统文化有关系的中国当代艺术在西方。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把握,但遗憾的是忽略了与水墨媒介的直接挖掘。如果能有这一方面的呈现,这个ink art将是一次完美的中国当代艺术在西方的展现。

  何:也许。我的观点是,利用“水墨”这个题目,目的并不是说水墨画,而是说水墨文化,要把这个中国传统和西方传统如何?搞清楚。还有发展?

  张:我们的认识不矛盾,我虽然完全能够理解这个站在西方立场看中国水墨的观点。然而,水墨有着一个内在的系统逻辑。我在想能否站在西方立场的同时,也能贴近水墨的内在系统呢?而不仅是符号、元素等关系,或者说我们应该超越这些。

  中国两千多年的水墨历史,实际上,不是一个水墨的发展历史,而是一个水墨画的历史。一直以来水墨作为工具被使用,是用水墨这个材料去画的水墨画。那么,我的反向思考,水墨不等于水墨画,目的在于挖掘水墨物质属性本身的表达。扩大对水墨深度的当代认识。

  何:我也认为这个“水墨”是比水墨画的范围要宽、要深。如果水墨画有一个将来,要往前走,一定要把传统的概念打开,水墨,不但是水墨画,而是更宽的未来,不然没有出路。

  张:其实,这是一个能否进入当代艺术层面的思考。

  何:我同意。我不是说利用“水墨”来形容video或展望的石头等。而是通过这个题目和展览引发人们去思考。这个Ink Art,代表一个内行的历程,不是外行的历程;内行的历程就是从中国文化之内来欣赏中国当代艺术和西方的不同!

  张:“水墨”这个题目确实非常好。特别是在今天,非常具有挑战和诱惑!可以让人们在质疑中引发很多层面的思考。其实,今天我与何先生这样面对面的追问,目的就在于让更多的读者领悟到策展人的用意。

  另外,就这个展览我还想问一个从内行的视角不应该问的一个外行的问题。就是关于继承的说法,或叫口号。在中国当下,现代的文化的情境里,您觉得水墨画传统还是一个可以继承和继续的吗?

  何:我希望能继承,也希望可以继续,但这要看中国艺术家有没有能力。以前,所有的人都是用毛笔写字,是每天,他们掌握的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现在是计算机,原子笔。而画家用毛笔,是技术的,是在玩,跟每天用,是两回事。所以,现在不如以前。如果把宋元明清的书法家的标准放在现代,有多少人能够达到这个水平?你没有办法做到。如果用这个传统的概念或标准来欣赏,一定会非常失望!因为,现在没有一个画家有这样的本事。所以,我没有选择这个方向的画家。

  张:如果按照这个认识来思考的话,“继承”的口号是荒唐的,是不可能的。而“继续”应该建立在创造性的前提下,创造也就是最好的继承。在过去的传统中毛笔书写不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须,是书写过程中一种有教养的、情致的交流。因为,他们在那个文化情景里。就传统而言,国学、宋明理学、诗学、金石学、佛学、禅宗等等的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一部分在今天的现实是完全缺失的。

  何:这次展览的一些艺术家,虽然他们可能没有传统的技术,但他们有一种新的思想,这个新思想是创造性,我就是从这个立场来欣赏这些作品。

  张:大都会这样一个标志性的博物馆的国际影响,我相信公众一定会特别关注这次展览。您觉得,对于中国水墨的现状或当代艺术的现状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是不是画水墨画已经没有发展了?

  何:我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人问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个展览不是一个回答,不是一个answer,它是一个问题。

  水墨艺术,是一个很活的东西,我看了这么多的作品,我很高兴,我觉得水墨肯定有将来,这个将来是怎么回事?我现在也不敢说。我主要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了解,在中国,当代艺术的面貌很多,而这些作品在西方很少能看到。

  像张晓刚,岳敏君这类的画,比较普遍。像毕加索或齐白石大家都知道。我不了解毕加索比齐白石好吗?齐白石比石涛好吗?不一定。所以说,张羽比石涛好吗?这是两回事。

  我喜欢这些作品。第一、我很欣赏;第二、我觉得跟中国传统有关系;第三、我认为是把传统创造出一个新的面貌。这个创造性很重要。我觉得这些艺术家把这个传统影响给我们,在中国,好几百万人,都会写书法,这次展览一个都没有。很多人都会画水墨画,我一个都没有要。这个传统的形式在走下坡路,这个不是我的思考,不是我的目的。

  我认为35位艺术家,是把这个传统发展成了不同过去的新的样式,我觉得很伟大。我就是希望水墨还能够有一个创造性的机会。我就是想让更多的人注意到中国,这个传统是能够影响未来的。

  张:今天与何先生交流了这么多的问题,也正好与我三十年的经历和思考有关。相信这次ink art水墨展,也能够启发许多人的思考。我们期待未来。

责任编辑:麦穗儿

上一页  [1] [2]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价值判断。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2015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 国际艺术文献译换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域名:www.artmmm.net www.artmmm.cn www.artmmm.com.cn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东街仁和古玩城邮编:100050
电话:010-52830979 010-52830576 邮箱:artmmm@126.com NO.1@artmmm.com.cn QQ:859310482
信息产业部备案:京ICP备13029211号

页面执行时间:27,546.880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