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艺术新闻文献交流艺术家展览展会视频中心润例行情专题报道艺购中心
当前位置: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文献交流评论综合评论

郭杭建—“延展布篆”突破传统印章模式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新浪网  发布时间:2019-03-19 18:14:53

纵观"篆刻艺术"发展史,关于"篆刻艺术"究竟起源于何时的讨论众说纷纭、各有说辞,虽也可追溯到三千七百多年前的“周玺”时代,被广为认同的应该是在秦汉之间。

笔者并不打算去追溯"印章与篆刻"起源的时间问题,而是试图通过对民用印章和篆刻艺术截然不同精神内涵的"起源点"进行梳理,以求将二者做出本质上的区分。

经对功能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反复比对,初步的判别是:明清流派篆刻阶段文人雅士的介入使传统的印章在实用功能之外融入了"艺术的研究与创作,从而促成了印章原本单纯的实用功能得以向艺术价值的层面转化,由此:具有满足艺术赏析意义的"篆刻艺术"逐渐与远古印章在功能与内涵上得以分离,距今仅数百年而已。

木质薄层镂空朱文透雕《长滩向晚 疏林归鸦》

寿山石曲面旋转后随形排篆之朱白文《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踏雪无痕》。

当然,文人雅士们以自身的修为不断提升书画闲章艺术含量的同时,民用印章依然广为并轨存续,两者之间外观形式极为相近而文化内涵却截然不同,这种貌合神离的差别常常误导着许多局外人,指鹿为马或是相互

混淆的也是大有人在。

以戈壁石随形展刻朱文《登高临远 归思难收》。

带皮原石巧雕间以缕、透雕之人物故事版之《南窗雨 锁淸秋》。

社会的飞速发展已带领着人们进入现代化的新时期,当沿用数千年之久的民用印章实用功能渐失、行将退出历史舞台之际,因无数先贤的共同努力己跻身于艺术殿堂的"篆刻艺术"却彼伏此起、得以保留并大放光明,无数当代的文人雅士们更是不遗余力继续完善推进之中,以期持续发展,在此,我们应该为他们的奉献精神击掌喝彩!

为人物故事三维立体𨒂展,深镂粗刻、刀刀见痕,印文为《坐看云起 秋山读易 雾失楼台》

以旧印石改制,单面深镂细刻间漏空雕之《枯柴破网 乱中取形》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业外人士对篆刻与印章之间"李魁、李鬼"难以分辨的事实却依然如故,"印章"估计就是"篆刻","篆刻"大约就是"印章",而更糟糕的是,偶尔提及"西冷印社",被误认为"只是专门"刻图章"的地方"也是大有人在⋯。

痛定思痛,笔者认为:普通民众或称之为业外人士们这种积重难返认识误区的形成固然与其自身艺术素养有关,但是扪心自问,客观上看,其形成的外部因素应该与业内人士的"长期努力"以及"长期不够努力"是分不开的。

以木桩为材,阴文嵌雕直转《观海听涛》取其雕镌残朽交融之美

翡翠原石,环绕布篆、朱文深雕之《不为成法所困》

所谓"长期努力"是指:为数众多的篆刻艺术工作者以及专项从事金石艺术研究的学者们,心无旁骛、一尘不变、长期努力的将业已归属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的金石篆刻艺术"捆绑、依附"于古老、传统的印章形式之上,久而久之,使"篆刻艺术"的概念联想与民用印章外观印象相互重叠、纠缠不清。

而"长期不够努力"则更是篆刻艺术未能长足发展的症结所在。

旧印去角弧形浅刻人物故事《老汉年方六旬 静观云卷云舒》

阳文镂残裂效果之《千古事》

因此,笔者认为:以崭新的开拓型理念对篆刻艺术实施突破性的创新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其一,以宏观的角度,将脱胎换骨的前瞻性思维方式全方位的作用于篆刻艺术。

其二,具备较高的艺术修为和智慧,在杂乱无章的自然形态中归纳、提升、优化以及表现出那些被提取的艺术元素精华,极具分寸的将其定格于作品创作之中。

其三,应具备熟练操控多类型辅助刀具器㭜的综合施艺能力。

综上所述; “琢篆作品的创作需要就不同的材质、形状、色彩进行全面统筹,因材施艺、延展布篆,才能使得每一件作品都能形成独具个性、不可再生的孤品。

责任编辑:麦穗儿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价值判断。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2018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 国际艺术文献译换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域名:www.artmmm.net www.artmmm.cn www.artmmm.com.cn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东街仁和古玩城邮编:100050
电话:010-52830979 010-52830576 邮箱:artmmm@126.com NO.1@artmmm.com.cn QQ:859310482
信息产业部备案:京ICP备13029211号

页面执行时间:1,812.500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