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艺术新闻文献交流艺术家展览展会视频中心润例行情专题报道艺购中心
当前位置: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文献交流评论综合评论

知与仁俱 濯古开新—记书坛泰斗李守诚先生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网  发布时间:2015-02-02 14:15:26
 
 
书法泰斗李守诚在精心创作
滚滚的滏阳河水滋润了冀南广袤大地,也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古赵文化。地灵人自杰,老书法家李守诚先生即以其独特的书风彪炳书坛,以高洁的人品让社会大众高山仰之。在古城邯郸提起李守诚,人们常常把南宫碑与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人品、书艺声名远播,鲜有出其右者。

书法泰斗李守诚在邯郸市老干部书画展上致辞
 先生字明善,生于192425日,祖籍河北大名县。其父李鹤亭(名松年,字鹤亭,以字行世),是驰誉冀南的书法家,山水画家和篆刻家,在书、画、印诸方面造诣颇深,且兼擅诗词。解放前他以书画、印鬻生,世人常叹其身居僻地,未能与京沪诸子一决雄长。李鹤亭先生系清末书法家张裕钊大师亲传弟子,并拜以擅写南宫碑体(即张裕钊体)名著一时的王洪钧先生为师,是其得意之高足。至今古赵丛台仍留有鹤亭先生的手书武灵丛台匾额和夫妻南北,兄妹沾襟之碑刻。

书法泰斗李守诚先生在邯郸市老干部书画展上与弟子刘习奇合影
 先生年少时,家境清寒,但酷爱书道,颖悟异常。一次他用红胶泥蘸水在青石板上写字,乃父李鹤亭先生见后甚是惊愕,决心授之书法。原来李鹤亭老先生并无意教其书法,他的观点是有个性肯下功夫者方可学好书法,逼着学是学不出来的。先生自六岁起,在父亲指导下开笔习字,初临颜柳之双塔,十岁时研习了《龙门二十品》、《石门颂》、《张迁碑》、《乙瑛碑》等。十五岁后学习了《南宫县学记碑》、《滕王阁序》、《张廉卿手札》等。之后又广泛猎涉了《兰亭序》、《十七贴》、《祭侄稿》、米芾、苏轼、郑板桥、何绍基等历代名迹和碑帖,但尤其对南宫碑钻研最力,领悟最多。数十年来,先生潜心于学,不求浮华,临池之勤虽寒暑易节,未尝有一日之辍,可说是守定一家,又时时出入各家,无古无今,无人无我,炼形、炼气、炼神,层层透入,洞见古人精神之奥妙。先生认为:学书如僧家托钵积千家米煮成一锅饭。尤为赞赏刘熙载所言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他神之别,入他神者,我化为他,入我神者,他化为我也。先生师古而不泥古,大胆将诸家之长融于南宫碑体之中,创出了既不失南宫碑之特点,又展示自己秀逸洒脱之神采的书风。特别是五十岁之后的作品,不即不离,阴阳协调,风神超迈,四时和顺,臻入化境,炉火纯青,给人以挹之而源不穷,咀之而味愈长的美感。其书风不仅引起了书坛的瞩目,也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声名为之大著。从而使得南宫碑热在冀南大地蔚然而起,方兴未艾,梁辰先生撰文称先生之学生足有一个军的兵力
古来之书家,多以擅一家之面目见长,其实他们临摹皆备,法度自有渊源。先生认为学书之基在于胸襟,有胸襟,然后能载其性情,智慧,随遇发生,随生既盛。先生胸次宽广,博采众家,毫无门户之偏见,他擅写多体,且能跳出前人之藩篱而出一已之新,他的楷书熔颜柳、黄庭坚、何绍基于一炉,清迥拨俗,超迈时流,《中国现代书法艺术大成》就刊登了他的楷书作品。他的魏碑小楷,俊秀飘逸,疏拓灵奇,能别于历代之学魏者。先生暇时也作篆书和隶书,浑厚古朴,意态率真,古韵盎然。先生之行书写的飘飘拂拂,宛如千年古藤。先生之小楷有钟王、文征明之妙,字字珠玑,颇为可爱。不过这些因其擅写《南宫碑》书名过重而金玉雪藏,鲜为人知。
还有先生的榜书成就亦甚为突出,可谓高举异帜独步于当代书坛。其行笔深蓄古风,字体雄浑高穆,凝重质厚,气象雍裕。邯郸名胜古迹的匾额及邯郸市企事业单位的牌匾多出于先生之手。先生认为:汉字很美,历代书法都有其时代特点,各领风骚。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时代,书法家为社会书写牌匾,应以规范为准则。书法只有合着时代的节律,才能常写常新。《语言文字报》在头版以书随时代方常咏为题的文章,介绍了先生在汉字书写规范化上所做出的成绩。评价:他坚持正确的艺术方向,始终把为群众服务、为社会服务作为自己的指南,为邯郸市及全国各地的数十处名胜古迹书写了大量的规范字书法作品。《人民日报》也以别开生面南宫碑为题进行了报道。河南郑州的黄河碑林中先生书写的惊涛万里四个大字,气势恢弘,书风高古。在神墨碑林中先生书写的建大业流芳千古,铸翰墨楷模万年碑铭,情高不群,力抗河梁。在邯郸的古迹修复中,先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黄粱梦吕仙祠书写了集资碑和三通福禄寿碑。为武灵丛台书写了简介碑,为廉颇、蔺相如回车巷书写了回车巷碑记,为学步桥书写了两面碑(正面为学步桥三个大字,背面为记文),为赵王城,温明殿均书写了碑记,还为七贤祠碑林书写了作品等。为了避免刻字时的失真问题,先生往往把字直接写在碑上,有的是在寒冬季节,手指不能屈伸的简陋条件下完成的。每每立碑之时,观者如堵,博得人们的交口称赞,许多书法家称其碑迹风韵可与唐人比肩。外地的书法爱好者千里迢迢来邯拓片拍照,究心研摹。
 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先生秉性耿直,敦厚淡泊,襟怀坦白,待人豪爽。常说:人品重于书品。先生认为:历史上的大多数书家人品很高,新时代的书家应首重人品,不应因为历史上某家品节的低下而成为自己人品欠优的借口,虽有书艺,而立身一败,为世所羞。1991年江南水灾,先生以拳拳之心,不顾年迈酷暑,从街头到百里之外的矿区义卖书法作品,将全部收入捐献给了灾区。亚运会举办前,先生为长安街上的大型壁画书写了北京欢迎您,为亚运村书写了贵宾厅匾,先生多次被市政府命名为双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
 先生认为,书法艺术品的市场不应只属于权门贵戚,而应面向广大群众。所以先生刻求书法应雅俗共赏,不仅要书界行家青睐,也要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全国许多省市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常常登门造访,或切磋书艺,或虚心求教,先生均以礼相待。不少远道而来者,先生反请他们吃饭。曾有一位工匠向先生求字,先生不仅写好,还专门送去。对街坊邻里的孤寡老人,先生每逢春节前都要亲自书写春联送上门去。对此,不少人大惑不解,先生却说:越是普通百姓,越应尊重他们。用佛语来说先生可谓已达到了入廛垂手,不舍众生的境界了。面对纷纭熙攘的书坛,先生不为名利所驱,常言吾已古稀之年,更应操守晚节。他从不愿以别人的钱来扬自己的名。他办个人书法展览,不拉赞助,不搞剪彩,没有宴请,形式非常简单。先生治学严谨,在谈到书法创新与书坛的现象时,先生认为:学习书法必须从基础入手,书法创新应建立在深汲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不能是做买卖,今天萝卜好卖就卖萝卜,明天白菜好卖就卖白菜;创新有多种形式,有张君秋学梅兰芳式的创新,如:钱南园学颜真卿;也有何绍基学颜真卿那种遗貌取神的创新。学书如参禅,需要有一个迷、悟迷、迷悟、悟悟、正修的心路历程,书坛上的禅稗太多,如口头禅文字禅野孤禅葛腾神等,其实真正悟得书道的人不多。先生在强调的同时,尤强调书法之功夫,认为:古代书家那一个不是从功夫中来?古人所说:功不十倍,不可以果志,力不兼两,不可以角敌,书不千轴不可以语化并非妄语。那种朝秦暮楚仅得皮毛式的书法不能称为创新,他说:这些书法新则新矣,高则不然。颜真卿的碑帖很多,面目有异,但大的风格是一致的,是在不断的量变过程中完善着自己的风格。先生常告诫学生:初要专一,次要广大,三要脱化,要不分南北,不主一家,充分发挥性灵,施展才华,要多向古人学习。
    先生热衷于书法教育事业,曾执教于邯郸大学,邯郸教育学院,市老干部大学等。尤其是在七十年代中后期,先生率先举办了数十期书法培训班,培训了大批的老中青书法爱好者,为邯郸八十年代书法热的渐起奠定了基础。先生在教学中强调实践和直指人心。他常以水代墨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示范,颇受学生们的欢迎。当时,83岁的李兆龄和70多岁的孙茂林等老先生经常听守诚先生授课,还有的老同志从边远郊县来邯就学。这些老同志深有体会地说:我们临古人的碑帖无法向古人学习笔法,现在我们有机会直接向先生求教南宫碑笔法,太荣幸了。先生的学生中有古稀老人,也有垂髫学子,可谓门墙桃李异彩纷呈。先生重视提携后人,奖掖后进。许多活跃在邯郸的中青年书法家都受过先生之教益,先生入室弟子中,就有三人成为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不仅是邯郸书法界的主干力量,也是河北青年书法家中的佼佼者。学生们多次参加国家级书法大展和书法比赛,取得了令河北书坛瞩目的好成绩。学生封俊虎的作品参加了全国第五届书法展”“全国第四届中青展中国书坛首届新人展,在全国第七届书法展中获得了全国奖,还获得了全国电视大奖赛二等奖的好成绩。学生闫世勋参加了国际恐龙艺术节书法艺术大展”“全国首届刻字展”“中国书坛第二届新人作品展等。陈建民、程纳新等学生参加了中日张裕钊书体流派展,其子李喜泰参加了全国第六届书法展、全国第四届、第五届、第八届中青展,中国书坛首届新人作品展等,论文入选了全国第七届书法展理论研讨会全国第五届书学讨论会
199812月和200312月,邯郸市博物馆先后举办了李守诚师生书法展李守诚师生三代书法展。这后一次的大展,200多幅作品布满了3个大展厅,观众如云,在邯郸书展史上盛况空前。《书法导报》,以几乎整版的篇幅作了报道,评价时概括了八个字:渊源、艺精、德高、徒众。这种现象一是缘于南宫碑书法在邯郸百年的影响,潜移默化,深入人心。南宫碑百年渐变,到了李老一跃成为集大成的突变者,创出了雅俗共赏的新南宫碑体,诗家赞曰:纵笔入神多墨趣,书坛独放一枝香。二是李老蔼然仁者,淡泊胸襟,人品有口皆碑。李老既是书法家,又是书法教育家。在近六十年的教学中,既普及了书法艺术,营造了金字塔的基础,又培养了一大批尖子人才。可谓桃李天下,艺馨四海。
在醉心于书法艺术,培育新人的同时,先生还广研书法理论,总结数十年的教学经验,撰写了论张裕钊楷书的书史地位及其法书字法的论文,参加了由《书法丛刊》编辑部、文物出版社、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馆、日本书学书道史研究会联合举办的中日书法史论国际研讨会,近万言的论文辑入了《中日书法史论研讨会论文集》一书。启功、徐邦达、史树青、日本杉村邦彦等50位书法家、鉴定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先生为宏扬张裕钊书法艺术,还参与组织了第一、二、三届张裕钊书法艺术流展。
先生是名重当代的老书法家之一。在几十年的耕耘中,收获颇丰,小传及墨迹刊入了《中国现代书法选》、《当代楹联墨迹选》、《中国书法家大辞典》、《书论》、《燕赵书印》、《书法报》等。作品参加了全国第二届书法展全国著名书画家作品邀请展纪念轩辕黄帝书法展等。先生广交朋友,切磋书艺,曾到西北之兰州、西安与肖第先生和王心白先生交流,南到湖北参加(特邀)书画理论研讨会,还常与深圳的老年书协进行交流。先生之书法不仅在国内有广泛的影响,而且其书名远播日本和东南亚等,为发展对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作品两次参加了河北省在日本举办的书法展,(友人将万古长青横幅及本人肖像照片寄奉先生以示谢意。)日本京都大学的教授托在日讲学的我国学者特求先生之墨宝,泰国及东南亚其它国家的教授、企业家也常辗转多人向先生求书法作品,联合国教科文亚太组织秘书长求先生墨宝数幅送诸会员国。至于出国访问的代表团等向先生求墨宝者更是枚不胜举。
 李老在2002年出版了《李守诚书法作品集》、《李守诚书滕王阁序、阿房宫赋》。时年近八旬结集,可谓厚积薄发,积健为雄。广大书法家和爱好者对两本集子给予了很高评价,《书法导报》载文进行了评介。
 先生以书法抒胸中浩荡之思,以丹青写奇异之趣。他颇爱中国画,尤醉情于山水。他的画以书法为骨干,以诗境为灵魂,把各种点线皴法透入山石、轻烟等物象的核心,以表达生命的情调,让人感到宁静、淡泊。
艺以弘道而无止境,惟有德者能久享其名。面对荣誉,先生总是淡淡一笑。他认为:一个人的书法艺术不仅要经得起时代的考验,更重要的是要经得起历史长河的洗沥。一个真正的书法家应在历史上站住脚。超然无争自固气,大度容人不自尊。李守诚先生就是这样,在纷繁的社会中,以超凡的胸襟,纵横于山水之间,自立于翰墨之林,范铸着书画艺术的深境。(作者系《邯郸人文》书总编辑
          书法泰斗李守诚先生作品欣赏:














责任编辑:麦穗儿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价值判断。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2015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 国际艺术文献译换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域名:www.artmmm.net www.artmmm.cn www.artmmm.com.cn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东街仁和古玩城邮编:100050
电话:010-52830979 010-52830576 邮箱:artmmm@126.com NO.1@artmmm.com.cn QQ:859310482
信息产业部备案:京ICP备13029211号

页面执行时间:71,000.000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