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艺术新闻文献交流艺术家展览展会视频中心润例行情专题报道艺购中心
当前位置:中国艺术品理财网文献交流评论综合评论

西沐:艺术数字资产与国际艺术财富管理中心建设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艺术品理财网  发布时间:2020-11-20 12:36:03

随着科技融合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基于这一进程的发展,市场与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不断转型升级,即新的基础设施在建构与完善的过程中。基于新的基础设施,艺术品市场与产业的业态也在发生快速变化,即新业态的生成与发展已经来到。基于数字化的新基础设施不断孵化与发展的新的业态,使得艺术数字资产成为运营发展的核心要素。那么,在这一发展的逻辑中,如何面对国内艺术品消费的巨大市场需求,立足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重要战略。在这个大的发展战略架构的过程中,如何围绕艺术数字资产来建构国际艺术财富管理中心,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

一、重视研究艺术数字资产发展的大背景

重视艺术数字资产并不是逻辑问题,而是当前数字化发展过程中,新基础设施建构的必然需要。经济高质量发展及艺术品市场与产业业态转型发展中必须要重视的一个大背景。需要重视这个发展的背景,重点关注以下五个方面:

1.业态在迅速升级转型

以前艺术品市场和艺术品产业的基本业态都是非常传统的形态,从交易体系来看,主要形态是画廊、拍卖和艺博会,而随着科技融合的发展、需求的发展以及业态的迅速转型,今天的业态呈现出新的形式。从一个数据就能清晰地看出,以前拍卖作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主业态,其总成交额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份额。据官方统计,去年我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总成交额是三四百亿元,而一个新的业态形式——微拍堂APP去年总成交额就达426亿元,说明一个小的APP的成交额已经超越了整个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总规模,这就是新业态的发展。如果不注意、不重视新业态,那么下一步对于市场的研究和发展肯定就会落伍。

当前业态已经转变为新的业态,且转变的速度非常快,而与此相应的服务手段很多却还停留在传统的服务形式,特别是金融服务领域,目前提供给艺术品市场的金融服务基本上还是面对面、一对一的传统金融服务形式。虽然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已经有所改变,但这种改变主要是将传统金融服务形式搬到了互联网上,使传统金融业态的互联网化,其风控体系依然是基于抵押、质押为核心的,并没有形成基于新业态的新风控体系。

新业态与传统市场和产业体系的区别很大,是基于数字化基础上的新基础设施,相关服务也必须要与新业态相对应,即要建构基于数字化和新基础设施基础上的风控体系。这一风控体系要基于信用为核心去建构。马云先生有一段讲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他说现在的P2P不是互联网金融,P2P的风控体系没有改变,名字虽然叫P2P,但其运营体系的建构并不是基于信用的新风控体系,而依然是基于传统的抵押、质押方式的风控体系。因此,必须要面对新业态转型发展的现实改变服务方式以及对风控的认知与管控,而改变的前提是数字化基础上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前的信息化中,可能电脑的使用都不是很普及,但现在很多模式下所使用的是手机等智能终端,因此,必须建构在基于数字化的新基础设施之上。随着整个基础设施的改变,相应的服务也必须要改变。我们不可能赶着马车去为坐高铁的顾客服务,如果那样,问题会越来越多。当前在经济、金融发展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实际上就是这样一种景象,即总是沿用老式的思维,问题肯定很多。

2.金融业竞争的高点越来越指向财富管理

随着金融业越来越白热化的竞争,事实上,无论管制多么严格,随着需求的变化、拉动力的改变以及科技驱动力的迭代,金融业态就必须要改变,这是市场发展的逻辑,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以前金融业的主要功能是融资,后来一些投放功能介入进来,变为融资+投资,而将来金融体系主要的功能是财富管理,这是银行业发展的一个大背景,而这个背景与数字化、与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密切。马云的讲话在整个金融界反响如此强烈的原因也在于此。互联网金融最重要的一个核心就是脱媒,就是指互联网金融不再需要银行这一资本媒介了,互联网金融要革银行的命,这是当前金融业发展的一个大的状况,是由数字化与需求双向驱动而产生的结果。

3.科技融合发展迅速,迭代加快

以前的科技融合是指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的融合发展,而现在不到十年的时间,科技融合已经迭代了好几次,变为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方面的融合。可以说,科技融合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基础,产业形态与服务的方式方法发生了巨变,最根本的就是在产业与行业发展中,一些以前可能无解的问题,在数字化和新基础设施基础上成为了可以攻克的技术难题或技术方案。比如,艺术品的传承有序问题,以前一件艺术品在传承三十年、五十年,甚至几百年的过程中要保证此物是此物,没有被掉包、没有被变化是很难的,而现在靠技术攻关,通过抓取书画作品上某一点的纤维状态,并进行数字化与备案、溯源,就能够在艺术品的整个流传过程中实现此物是此物。这就是技术保证,是把一个无解的行业难题变成了一个技术方案。因此,科技融合、数字化发展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背景。

4.需求结构快速变化

随着我国人均GDP的不断增长,消费结构的快速转型已经来到了。以前人们的整个需求结构基本上是围绕着“嘴”在转,围绕“吃喝拉撒”这个基本需求进行消费。人们的收入绝大部分是花在基本需求上,而用于其他消费的很少。现在随着财富和收入的不断提升,基本需求在居民整个收入中的占比日渐降低,人们更多地是要追求精神消费。因此,可以看到我国的消费结构正在快速变化,财富管理和精神消费的需求越来越大。这是当前整个艺术品市场和艺术品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背景。

5.数字化场景快速建构

数字经济、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备受关注,但数字资产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传统运营模式和AI融合带来的诸多问题与风险,其中,最大的痛点还是数字化场景的建构缺失。从目前来看,我们在数字化场景建构方面,还是以离散化、碎片化为主调,这为艺术数字资产的建立与流转设置了很大的瓶颈。让我们欣慰的是,随着新业态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场景及新基础设施的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建构发展的步伐明显在加快。

二、数字化场景与数字资产要适配

以前我们也在提艺术数字资产,但为什么很难落地,基本上处于一个概念形态,就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建构起相应的基础设施与应用的场景。数字化场景需要数字资产,艺术数字资产需要数字化场景的支撑。

1.基于数字化的新基础设施与数字化场景使艺术数字资产成为可能

我们之所以在数字化大背景下关注艺术数字资产,最为重要的是数字化场景快速发展的需要。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发展中有两大特点,一是交易不透明,二是信息不对称,这是大家的共识。要解决这两大问题就要把以往靠经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转变为科学化、科技化的方式,要科学方案化。一方面是要认识到以往的一些经验与方式是可以运用技术化、科学化的方式去解决的。比如,投资性的经验可以运用智能投顾系统,即把一些著名投资人的经验通过机器学习变为知识系统来提供智能化的服务。另一方面是要在数字化和新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透明化。通过区块链技术,运用信用管理的技术与方法,使整个交易过程更加有序、规范。这是基于数字化基础上的数字化资产发展可能会带来的一些变化。

2.艺术数字资产有特定的内涵、构成与特征

艺术数字资产是一种新的资产形态。在这里,我们可以概括地把数字资产定义为:拥有数据权属(挖掘权、使用权、所有权、管理权)、有价值、可计量、可读取的,是基于数字化平台的数字集合性的资产新形态。根据这个定义,一个数字集合如果可以被认定为一个权属性的数字资产,它至少需要满足4个必要条件:一是这一数字集合是可以被资源化、系统化的;二是在权属上拥有这一数字集合的数字权力;三是数字集合是有价值的;四是数字集合成本或价值应该能够被可靠地计量的;四是数字集合必须是可认识、可读、可使用的。这种新的资产形态是指企业或个人拥有或控制的、以数字形式存在的、处于生产过程中的非货币性资产。对于艺术数字化资产的认知一定要分为三个层面。很多人一提到数字资产马上就会联想到数据,数据的确是数字资产的核心资源,但不是全部。艺术数字资产至少包括三个大的层面,一是物理形态艺术资产的数字化;二是内容资源数字化资产(包括物理形态内容数字化或数字化内容资产化);三是数据资源的资产化。所以,数字资源的不同形态,决定了数字资产的形态与结构,决不能把其中的某一方面的形态当成全部。

艺术数字资产主要的特点是:一是物理属性;二是权属性所带来的稀缺,而不是数字资源稀缺性本身。理论上讲,数字资产在数量上是无限的,而稀缺性主要是反映在权属性上。三是复用性强,互动性强,传递快捷,就有好的价值发现性。数字资源的复制成本远低于生产成本,因此数字资源的流动性比较好,符合流动资产的特征;同时数字资源的使用不仅没有损耗,不用进行实物资产的折旧,数字资源可以长期存在,又是符合长期资产的特征,而且数字资源越挖掘越多,越使用价值越大,具有价值的发现性特征。四是依附性强,指向性强。五是数字资源具有成本递减性。六是价值的系统性与发现性等。由于数据资源及其价值计量困难,因此,很多时候被纳入无形资产的范畴。但事实上,一个数据资源资产所包含的价值,更多地是取决于挖掘、使用数据资源的人,我们很难用统一价值标准去计量,需要的是对其进行价值挖掘与价值的发现。

3.艺术数字资产进一步推动与提升艺术品及其资产交易模式创新

由于数字化场景的建构与新基础设施的发展,数字艺术财富管理新生态不断形成,特别是数字资产的形成发展,为艺术品及其资产交易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随着科技融合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升级,数字资源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已经参与到社会的生产与分配过程中,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加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数字资源作为新的生产要素与资产,还广泛涉及如权属、定价及隐私权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尚无清晰界定,可以说不仅限制了数字资产流转与交易,而且也直接影响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治理水平与能力的提升,亟需要突破。突出表现在:首先,数字化消费场景与基于数字化的新基础设施的建构,是新的业态创新,数字资产认可度高,交易安全快捷,参与人群多,有非常强的资源号召力;其次,基于数字化消费场景与新基础设施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由于具备了更多的公信力增信,平台的透明度、公信力都得到了极大地提升;最后,艺术数字资产无论在资产化阶段,还是金融化阶段,其交易的过程与模式会进一步创新监管的形式与思路。

三、基于艺术数字资产建立国际艺术财富管理中心意义重大

我们之所以这么强调基于艺术数字资产建立国际艺术财富管理中心重要课题,一方面是目前世界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数字化的发展已经让我们不断建构起了其发展的基础与前提。

1.新时期、新业态的发展使得在北京建立国际艺术财富管理中心具有了特别的意义

面对巨大的民间需求,新的国家战略格局需要有更多的落地布局。如何抓住数字化发展的大背景,基于艺术数字资产建立国际艺术财富管理中心,是新时期、新业态为北京的发展提出的重大课题,也是北京面对艺术产业发展优势如何突破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我们知道,国际艺术财富管理中心的建构涉及到跨境贸易,而跨境贸易的业务链条又会涉及到不同品类及不同的国际贸易规则,业务流程非常长,又面临IT基础设施水平及窗口服务水平不统一,甚或是参差不齐,再加上通关流程繁杂、多次监管申报、开箱检查、结算清算缓慢、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等等问题。到目前为止,以至于我们还无法将复杂的跨境贸易业务流程与规则整合在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之上。数字化场景的建构与新基础设施的发展,使得我们面临这个重要的机遇。

2.数字场景与新基础设施的发育为建构以数字资产为核心的国际艺术财富管理中心提供了重要的机遇与坚实的基础

当前来看,艺术数字资产的发展迎来了一个非常大的机遇,即通过数字化以及基于数字化的新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交易模式创新与财富管理的新局面。通过建造基于数字资产及新基础设施的新型交易平台,能够将以往艺术品市场存在的一些风险、问题,以及难以解决、水很深的一些观念逐步化解。这样一来,金融体系、支撑服务体系,以及客户需求端和产品创新端都会形成一个全新的发展格局,会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个新的基于艺术数字资产的交易与财富管理平台。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个地方能为艺术品市场与产业的巨大需求提供综合性的第三方独立的平台化服务,因此,这个新平台的建构,恰恰也是当下经济发展中特别需要的。举例来说,银保监会的某位负责人前几天提到,我国老百姓手中的金融资产就有160多万亿元,而中国艺术品市场总成交额还不到4000亿元。若按照国外银行的测算将5%的财富配置为艺术品资产,那么这中间的差额就是7万多亿元,这些差额就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没有释放出来的潜在需求。这些需求没有释放出来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专业的机构来为这些需求提供释放的渠道。因此,利用自贸区和保税区,运用境内关外的机制以及一些便利化的政策,建立起全球艺术财富管理的生态,那么,所建构的平台就会是一个万亿级的平台。艺术品市场中巨大的潜在市场也应该会是北京这个国家文化贸易服务中心非常重要的一块大蛋糕,值得认真地下功夫去研究与规划。在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在新基础设施的不断建构进程中,在未来艺术品市场和艺术品产业大幕开启的重要时刻,我们积极呼吁,大家认真地研究与关注国际艺术财富交易中心建构这一重大课题,也以此来回应中央近期的一系列关于高质量创新发展的理念与号召。

3.艺术数字资产需要实物资产的支撑

我们说,单纯的数字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当然它也就不可能成为资产。之所以会出现数字资产,是因为:一方面,数字可以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这时它就表现出了自己独立的价值,它就有可能成为资产;另一方面,数字是实物资产数字化的结果,它与实物资产有着密切的关联与指向性。所以,在研究评估数字资产的价值时,要认真地考虑这两个方面的系统的关系,要通过标准化、系统化、体系化的关系架构,用科技手段或者是法律手段,把数字资产与实物资产建立起可靠的关联。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除了重视科技融合发展,需要在顶层设计和运营体系的创新建构,以及运营的管理与监管等方面相应的制度、法规政策和管理办法的落实。

4.要建构新的融合体验场景

艺术数字消费场景的建构,需要解决好线下深度融合体验与数字化体验场景的融合。我们知道艺术品的消费需要的是深度沉溱式的融合体验,需要的是一种深度的体验过程,这种深度体验是与数字化消费场景所建构的那种消费模式并不协调。也就是说,两种消费模式本身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也就是说它们具有一定的冲突性,如何把数字化消费场景与深度体验相融合、调和起来,是个大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要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数字化,与深度体验、融合式的消费环境进一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基于数字化基础上的消费场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当然,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不外乎有两个,一是要加强基于数字化的学习和客户的教育,使深度的体验能够融化在学习和教育的过程中;二是要基于科技融合,新科技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新的可用技术,进一步协同促进数字化场景与深度体验场景的融合,这可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不二之途。

5.数字化场景更需要对公信力的不断增信

艺术数字资产要注意以上两个层面,以及这两个层面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与实体的、物理的支撑层面的关系。很多人都认为已经是数字资产了,认为在数字资产的转移、交易中不需要有更多的物理层面的支持,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数字资产的管理更需要两个大的方面的支撑,一是公信力支撑,二是物理层面的支撑。如果没有物理层面的支撑,公信力就无法形成,文化资产的交易就很可能变为庞氏骗局。现实中很多所谓的创新就是这样,突破了合规合法的红线,其根本原因就是公信力和相应的技术支撑没有建立,创新服务没有得到物理层面的有效的、可靠的链接与运营支撑。

(本文系根据西沐在2020年11月6日召开的《数字艺术与数字内容赋能数字贸易发展合作论坛》上的主旨发言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麦穗儿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价值判断。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2018艺术品网 国际艺术文献译换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域名:www.artmmm.net www.artmmm.cn www.artmmm.com.cn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东街仁和古玩城邮编:100050
电话:010-52830979 010-52830576 邮箱:artmmm@126.com NO.1@artmmm.com.cn QQ:859310482
信息产业部备案:京ICP备2021006152号

页面执行时间:812.50000 毫秒